过去的星期天被称为棕枝主日(Palm Sunday)。在历史上的那天,耶路撒冷的居民将棕树枝铺在路上,迎接骑着驴驹的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,众人前行后随喊着说“和散那!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” (太21:6-9、约12:13)。用棕树枝欢迎君王是以色列的传统,因为棕树象征着公义。他们以这特殊的方式表达千百年来的盼望,“当那日子,那时候,我必使大卫公义的苗裔长起来,他必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。在那日子犹大必得救,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,他的名必称为’耶和华我们的义’” (耶33:15-16)。然而,当耶稣以君王加冕的方式进入耶路撒冷城之时,同时也标志着受难周的开始。因为同样欢呼着“和散那”的人群,几天之后就高喊“把他钉十字架” (太27:22)。
无论是求神迹的犹太人,还是求智慧的希腊人,都会对耶稣十字架的道理嗤之以鼻。在希伯来人的观念里,被挂在木头上是咒诅的记号(申21:23);而罗马人只将十字架酷刑用于奴隶和公民以外的人,希西罗和斐罗都曾形容钉十字架是极点的刑罚。在两希文化之下,耶稣遭受多方的凌辱。兵丁嘲笑耶稣,给他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,用荆棘编作冠冕,戴在他头上,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,跪在他面前,戏弄他说:“恭喜,犹太人的王啊!” (太27:27-31)从十字架前经过的人讥诮他,摇着头,说:“你这拆毁圣殿,三日又建造起来的,可以救自己吧!你如果是神的儿子,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!” (太27:29-40)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,说:“他救了别人,不能救自己。他是以色列的王,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,我们就信他。” (太27:41-42)D.A.Carson 指出,这段经文是一系列的反讽:这个被人嘲笑戏弄为王的人才是真正的王,这个完全无能的人却是大能的,这个不能救自己的人却拯救了众人。
“他被藐视,被人厌弃,多受痛苦,常经忧患。他被藐视,好想被人掩面不看一样,我们也不尊重他。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,背负我们的痛苦;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,被神击打苦待了。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,为我们的罪孽压伤。因他受的刑罚,我们得平安;因他受的鞭伤,我们得医治。” (赛53:3-5)耶稣成为替罪的羔羊,作了选民的中保:始祖堕落犯罪,看到自己赤身裸体,但有皮子(预表基督)遮盖他们的羞耻;土地也随之受到咒诅,但荆棘却戴在耶稣头上,为拯救新妇受苦,他将此当作冠冕;我们从前与神隔绝,因着恶行,心里与他为敌。但如今借着耶稣肉身受死,我们得与神和好。虽然直到如今,世人依然戏弄他、嘲笑他、拒绝他。他们试图杀死医生,证明身体的健康;逃避债主,以此抹平债务;否认救主,表明自己性情本善。罗素以他的博学不断鼓吹,人其实没有罪(罪并不存在),也不需要上帝,更不需要上帝的救恩。可是,这对他们有什么益处呢?至终赔上的是自己的灵魂。
亲爱的弟兄姊妹,我们都是承认自己罪恶过犯的人,也是祈求上帝的救赎恩典的人。我们灵里哀恸,如同保罗呼求,“我真是苦啊!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?” 但在基督里寻得了安慰;我们灵性破产,然而却蒙了怜悯,承受天国的产业。如此的吊诡反合,正是因为耶稣走在各各他的道路,一步步迈向骷髅地,“你们知道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典;他本来富足,却为你们成了贫穷,叫你们因他的贫穷,可以成为富足”(林后8:9)。这是何等奥妙的福音消息,何等丰富的属灵宝藏!让我们在这周默想基督的受难,细细揣摩福音书的记载。以上帝的圣言预备各人的心,好让我们在忧伤痛悔当中,等待主日清晨的到来。那时,我们都要像彼得和约翰,跑着奔向耶稣的坟墓,只看见裹头巾和细麻布,但是耶稣却不在那里。因为天使已经报消息说:“他不在这里,照他所说的,已经复活了” (太28:6)。